面对当下城市景观照明的争议,2018中国照明论坛专门组织了一场专家与企业家的现场交流环节。主持人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建筑环境与节能研究院副院长赵建平一开始就抛出了一个话题“未来媒体立面是发展趋势吗?”,下面来看看专家是如何来回答的。
价值观和话语权之争
无论是杭州还是上合峰会,在景观照明上实际都以媒体立面或媒体建筑为主,那么媒体立面作为一种智慧化照明或智慧化城市,肯定是一种发展趋势,但现在确实存在问题,它所引起的争议,也值得深思。
在媒体立面、媒体建筑出现之前,照明在整个城市建造中一直处在一个末端的、配合的角色,它的形象效果也不会跟建筑师或是规划师、景观设计师去争夺风头。但媒体立面、媒体建筑出现之后,它达到甚至是超过了原来建筑的风头和影响力之后,争论就一定必然存在。
建筑师和照明设计师之间的争论是好事,这里面存在价值观和话语权的问题。建筑的设计,是对于城市、场所和整个人文环境的思考,是一个非常深厚的,有两千年历史的城市学科。到了今天,当照明设计师和建筑师,或是景观设计师、城市建设者一起去讨论城市面貌建设的问题时,照明设计师拥有了话语权,那么要怎么去说话,需要照明设计师自己去思考,不能仅仅从照明产品技术的角度去谈问题,而是要从其他价值观去谈问题。只有价值观占据了领先,才有话语权。
把照明工程实践作为一个科技成果
如今国内已经有了很多照明工程实践,那么照明界也应该去思考,怎么为世界照明的发展去献计献策,融入自己的成果。当大家把照明工程实践作为一个科技成果时,自然而然地会比较理性地去审视自己的所作所为。大家也不要把别人不能做的或中国普遍的、特别的现象作为一种理由去忽视问题。设计师要有自己的想法,要融入中国的学问,关注中国的民生民气,是中国照明工程应该走的方向。
照明行业必须要做到可持续发展,让企业利润、研发力度、国际竞争力都有所提高,这是照明业界所追求的方向。
不能只偏向媒体立面这一个方向
国内的城市照明,无论是照明方法还是照明效果,目前还处于初级阶段。媒体立面的方式也很多,但这种照明的手法和效果只是满足了特定的场所和政治事件的需求。
城市照明也好、景观照明也好,还会有很多其他的需求和其他的场所,它可能更丰富,所以不能只偏向媒体立面这一个方向,对景观照明的研究、设计,还需要进行科学性的论证和全面的考虑。【以上内容由交通信号灯杆为你整理发布】